发布时间:2023-03-15 17:34:07 来源:九加升学网 阅读:653人浏览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办学特色的,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就有自己办学特色,师资优势,大家想现在好的中职学校就不要错过这所学校了,近期学校开展“三名”工程信息化应用推进交流会的活动,大家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学校紧紧围绕“天府新区”建设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践行“学校企业一体化、师傅一体化、学生员工一体化、作业产品一体化”的办学理念,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文化熏陶企业化、习惯培养军事化、生活服务市场化、技能培训标准化、日常行为专业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引产入教、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以“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常规道德、学习职业道德、增强人文素养、培养健康人格”为德育目标,注重学生心灵创新的道德教育机制。建立了“德育、心育、美育”相互支撑的新型道德教育机制。通过礼仪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军事化管理,规范学生行为,磨砺坚强意志;开展各种综合活动,锻炼学生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技能提升就业水平,坚持“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通过师傅上课、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过去的三年里,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了100多项奖项,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对接行业打造品牌专业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四川省、成都市工业经济的战略、基础和先导支柱产业。成都市以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重要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打造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模式,我校大力打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与当地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全省骨干示范专业,率先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电子培训基地。
校企合作实现多元共赢。我校校企合作主要包括“股份制合作、校内生产基地共建、校办工厂、订单培训冠名班”等。,从专业实习发展到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指导、师资水平提升等多元化合作形式。,实现了硬件共同建设、师资共同培养、学生共同评价、办学效益共享的局面,正在探索技术共同发展,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
学校有307名教职工、23名研究生、196名本科生、1名特级教师、75名高级教师、130名双师型教师、219名专任教师、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优秀教师、3名市级教育新人、5名双流工匠、23名区(县)级学科带头人、11名市教研中心成员、17名区教研中心成员。
2023年3月9日,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充师范学校的专家、技术骨干莅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参加“三名”工程信息化应用推进交流会。学校与会人员包括校党委书记、校长万忠华,副校长付瑜,副校长周魏以及部分行政领导。会议由信息中心主任胡林主持。
会上,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依能科技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颜庆分享了有关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最新信息和进展情况。她谈道,要在职业教育信息化中贯彻PDCA循环这种思维,通过PDCA四个阶段循环控制,达到提高项目质量、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持续改进的目的;同时,要充分将业务流程化上线,不断完善精细化的应用,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后,政府对建设数字化国家的推进,必将对校园信息化有更大的促进。随着信息技术进步,线上授课远程学习已经逐步推广,未来的校园数字化是一个涵盖班主任管理、教务信息、后勤服务、办公OA等更多子系统的统一的数据平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驱动。
来自南充师范学校的武温艳老师是市级计算机学科带头人、计算机高级讲师,曾参与撰写5万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她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南充师范学校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心路历程。她谈到,在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要注重顶层设计,并在应用中不断优化。信息化是个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需要配置好人才。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万忠华详细询问了武老师有关南充师范学校的信息化系统经费使用情况,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他要求学校各个部门借“三名”工程东风,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响应建设数字化强国的号召,更进一步推进学校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希望公司与学校、兄弟学校之间加强交流,把信息化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以上就是2023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办学特色以及师资介绍的情况介绍,学校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突出专业优势,发展适合学生的好的就业平台,欢迎大家咨询了解,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四川中职学校新闻,请大家继续关注九加升学网。
请认真填写以下报名资料,网上报名属于预报名,非志愿填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