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动态

19102621814

19102621814

五月花技师学院
九加升学网 > 学校动态 >学校动态 > 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介绍_学校科研成果多不多

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介绍_学校科研成果多不多

发布时间:2024-08-14 10:45:28    来源:九加升学网   阅读:373人浏览

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介绍?学校科研成果多不多?学校是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否注重同学们科研项目的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培、育、用、留工作,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中取得显著成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介绍

学校已完成中央统战部、财政部、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财政厅、教育厅等市厅级项目130余项,校级项目120余项,学术论文2000余篇,重大决策咨询10篇,省部级主要领导批准2项,财政部批准1项;多项成果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完成了中央统战部、财政部、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财政厅、教育厅等市厅级项目130余项,校级项目120余项,平均每年提交近30个项目。

二、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多不多

学校坚持重视科研、鼓励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机会。各种科研成果的频繁出现,不仅体现了学校优秀的学术氛围,也体现了学生无尽的潜力和创造力。学校全面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竞赛。无论是实验室设备、导师指导还是资金支持,学校都尽力提供最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参加科研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他们的学术成长和个人发展铺平了广阔的道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形成科学思维,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正是在这些丰富的资源支持下,许多学生不仅获得了比赛的荣誉,而且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实现了自我价值,写下了青春的美好篇章。这种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科学的旅程中闪耀出自己的光彩。

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近期新闻

【编者按】近年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培、育、用、留工作,在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中取得显著成效。高层次人才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学院治理水平等方面献策献力,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整体实力,也为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特聘院长与各学院的“一对一”深度对接与指导模式,无疑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为进一步激发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院整体质量再上新台阶,党委教师工作部将对全校高层次人才、优秀教师等工作成果进行轮播展示,期待全院师生共同推动学院的新发展、新跨越。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徐加根(1969-),教授,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金融学院特聘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为金融工程、行为金融学。参与完成(陈野华教授主持)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 2001 年研究课题《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规范化问题研究》,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科研项目二等。课题论文《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重整制度研究》发表在《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该文获得 2003 年度中国金融学会第六次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参与撰写的专著《金融经济学》荣获 2002-2003 年度刘诗白奖励基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撰写的专著《金融经济学》获得 2004 年全国金融教育优秀科研成果的优秀作奖。参编的金融类研究生教材《金融学教程》,获得2006年金融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任职期间,徐加根院长围绕金融学院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合作、治理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

重视微专业建设,以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专业内涵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发挥好教材育人作用。任职期间,积极推进特色教材建设,目前有三本教材在编写中,打造高质量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类特色教材。

二是科学制定课程建设规划。以在线慕课和微课建设为着力点,建立课程问题库、习题库、案例库、文献库、数据库等五库资源,推动《清廉金融》《金融反欺诈》《县域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特色课程开发。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微专业建设。微专业建设可以突破现有专业设置的限制,加深与行业的联合,可以引领或紧密追随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专升本奠定良好基础。在精品课程与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探索红色金融、碳金融、清廉金融、县域金融、养老金融等微专业的建设,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是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金融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变化,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学院双高建设、升本目标等,对2021级财富管理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金融科技应用专业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审议和完善。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开展的课程思政案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思”与“政”两个方面解析了如何高质量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课程思政需要教师真正入脑入心,找好专业主导与思政引领的结合点,要深入挖掘专业的内在德性以实现实质性融合。

一是组建科研团队。通过交流了解金融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和目前的研究状态,梳理现有的课题研究现状,从高职教课题、省社科基金课题、金融学会课题、金融科技学会课题、绿色金融协会课题等找出可以突破的方向。建立《数字人民币与数智养老融合创新研究团队》,其中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老师参与,有助于推动四川财院养老金融学术研究、专业建设和养老金融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

二是合作申请课题和发表论文。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师组合构建研究团队,共同申请国家自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与财院老师合作撰写论文2篇。

三是开展科研申报指导专题讲座。结合申报文本分别介绍了项目选题、撰写思路,与金融学院教师探讨了项目构思和文本撰写中存在的疑惑。结合自身的申报经验与科研积累,对金融学院教师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级)的申报文本从选题角度、思路方法、逻辑结构、研究内容、参考文献等多个维度给予详细指导,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四是制定学术能力提升计划。全方位为财院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例如学术会议、研究工具与方法培训、研究心得分享、数据库资源投入、专题学术研究讲座、合作研究。

一是人才引进方面。参加学院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面试;对学院的人才引进提出了自己的书面意见;向金融学院推荐西南财大应届博士生1名,目前已经在财院金融学院任教。

二是加强双师师资培育。与实体企业加强联系,扩大交流与合作范围,鼓励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横向课题,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动手和社会服务能力得以提升。

三是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与金融学院博士教师进行交流,就各位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和推进机制进行分析和安排,在科研创新平台的申请与建设中发挥博士教师的带动作用。

一是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金融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变化,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学校双高建设、升本目标等,对2021级财富管理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金融科技应用专业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审议和完善。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开展课程思政专题讲座,以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开展的课程思政案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思”与“政”两个方面解析了如何高质量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好课程思政需要教师真正入脑入心,找好专业主导与思政引领的结合点,要深入挖掘专业的内在德性以实现实质性融合。

一是积极参与金融学院的党建工作。就“金融巾帼”品牌的党建项目进行座谈交流。讨论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推动标杆院系建设。

二是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进行党建和专业调研活动。就慕课建设、双语实验班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等进行座谈交流,探讨学生选优计划、读书会、校友群、学生双创方面的经验体会。

三是参加四川财院与工行春熙支行联合党建活动,推进校企联谊和合作。

四是推动金融学院党支部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科技系党支部、四川锦城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联合党建活动,同时开展金融行业实践调查研究。

参加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22年红色财经文化论坛”“高层次人才交流”“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交流”座谈,为学院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进行指导,并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灵活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学术成果认定改革,鼓励合作研究、合作发表、合作申请课题,建立科研与教学工作量互换机制,建立学术论文导师指导与财务补贴制度等;

二是引进特色人才。例如红色财经、实验室类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等;

三是推进国外职业技术认证,加强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四是重视机器学习、可视化技术等应用性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引领职业财经未来发展方向。

要重视微专业建设。微专业建设可以突破现有专业设置的限制,对现实做出快速反应。可以加深与行业的联合,引领或紧密追随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为专升本奠定良好基础。

形成有特色的人才梯队和研究团队,非博士教师以教学特长引领科研活动,引进的博士教师以科研特长带动教学和专业建设。博士教师在研究团队中要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科学制定和推行教师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推行定期工作论文交流机制,定期课题申请交流机制。全方位为财院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例如学术会议、研究工具与方法培训、研究心得分享、数据库资源投入、专题学术研究讲座、合作研究。

发挥双师师资的特长。加强与实体企业的联系,扩大交流与合作范围,鼓励教师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横向课题,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动手和社会服务能力得以提升。

建立灵活的科研评价体系。推动学术成果认定改革,鼓励合作研究、合作发表、合作申请课题,建立科研与教学工作量互换机制,建立学术论文和课题申报的导师指导制度等。

积极推进养老金融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在探索绿色金融、清廉金融、科技金融、县域金融等专业发展特色和方向的同时,金融学院可以把养老金融作为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做出特色和优势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以下就是有关2024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介绍或学校科研成果多不多的情况介绍。学校的科研成果很多,学校非常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科研竞赛,在这里学生有很好的发展资源,欢迎同学们报考。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四川高职学校新闻,请继续关注九加升学网。

求学咨询
留下您的问题,稍后会有老师联系您!
学生姓名 手机号码
QQ 学历
确认以上信息并提交不影响填写志愿,正式报名需到校
上一篇:2024年成都市技师学院学校师资力量情况介绍_学校师资力量好...
下一篇:2025年四川科华高级技工学校升学如何_升学班介绍
推荐阅读